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76个中央部门公车39604辆 69部门养老支出162亿

2013-7-19 21: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99| 评论: 0

摘要: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   昨天,中国气象局领衔拉开了新一轮中央部门年度决算信息公开大幕。国家税务总局以1028亿元的决算规模,以及超过20亿元的三公支出规模,雄踞两榜的榜首。截至当天21时,已有80 ...


  减

  国税系统减支超7000万

  数据显示,去年大多数中央部委主动压缩“三公经费”。体量大的国家税务总局,较之安排的“三公”预算数213289.77万元,国税系统实际只花了205836.7万元,比预算节省了7453.07万元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181.20万元,花了预算的76.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3.9亿元,花了预算的96.19%;公务接待费支出6.5亿元,花了预算的97.65%。

  农业部“三公经费”决算数比预算数减少6280.15万元,压缩比例超过26%;中国社科院决算支出1606.31万元,比预算压缩444.74万元,压缩比例也超过20%。还有中国残联,“三公经费”决算比预算压缩约13.7%,力度也较大。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从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到今年本届政府提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已成大势所趋。打造廉洁简朴政府,从政府“过紧日子”开始。

  不过,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认为,压缩支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花出去的钱是否花到实处,是否有绩效。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建议,中央部门决算应公布对政府预算绩效的说明,要把政府支出花得是否有效果列入决算报告,让百姓看到这些支出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效果。

  增

  国家发改委增支14.33%

  虽然大多数部委去年压缩了“三公经费”支出,但仍有个别部委支出增加。

  国家发改委去年安排“三公经费”预算4327.74万元,但最终决算花了4948.00万元,增长14.33%。其中大头花在因公出国(境)方面,支出3699.42万元,增长23.11%。该部委解释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临时交办的任务。

  还有保监会,去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2800.03万元,与年初预算2774.4万元相比,增加25.63万元。该部门解释说,主要是去年更新16辆公务车,车辆购置费比预算多花了50.84万元。不过,该部门也同时压缩了公车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白景明说,“三公经费”是党政机关维持运转或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支出,是政府行政开支的一部分,合理原因的增加支出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向公众说明原因,并坚决制止无缘由地超规格超范围滥用财政资金。

  公车开支

  气象局“平添”千车无说明

  记者当日统计发现,国家税务总局等76个部门公布的信息显示,相关中央部门共有公务用车39604辆。

  公车问题也引发了一些糊涂账。从国家气象局2011年气象局的决算可见,其3277个预算单位的公务用车保有量是3380辆。中国气象局2012年度部门决算显示,在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公务用车22辆予以报废处置并相应更新后,其3277个预算单位公务用车保有量却已达4614辆。

  对于凭空添出的1000多辆车因何出现,是统计口径有变,还是其他原因,气象局并未在决算报告中作出说明。

  不仅如此,财政部这次的数据显示,在只报废更新4辆公务车后,其公车保有量为412辆。而其2011年的决算则显示,其公车保有量仅为368辆。

  对于公车问题,原全国人大代表、三公问题专家叶青表示,“三公”经费的管理都有完善的制度,就是难以执行到位,比如说不许公车私用,但很多官员不认为公车私用是一种浪费,是一种违规,而看成是一种待遇、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尽管在短期内增加监督成本,“三公”经费可以得到控制,但是长此以往,管理成本不堪重负。比如公车安装GPS、北斗,对于全国数量庞大的公车来说,安装费、使用费都不是小数字。

  最好的办法就是改革,降低管理成本,便于操作。以公车为例,最大限度地取消公车,实行公车服务社会

  化、市场化,平时按一定级别每月发给交通补助,要真正改变“一定级别的官员上下班要坐公车的习惯”。集体用车时则租车,出差可以租车,有高铁、动车的地方,尽量坐高铁、动车。这才是节约公车之道。

  逐步减少和取消一部分公车,对一些领导来说,当然很不方便,但是节约下来的是老百姓的“真金白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我们要让我们的官员理解这一点。

因公出国

  公务出国花费欠详细说明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增加,公务出国已成为中央各部门开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公出国(境)的经费开销,是不是花在了该花的地儿,百姓希望在公开的三公经费中找到答案。

  根据决算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19.45亿元,减少2亿元。

  商务部2012年因公出国(境)费4952.45万元,虽然比上年减少800多万元,但其中仅单列项贸易促进、境外培训及业务调研考察等支出就高达1367万多元,超过因公出国(境)费用总额的四分之一,却没有任何详细的说明解释。

  公务接待

  公务接待费统计口径不明确

  2012年中央单位公务接待费14.13亿元,减少0.78亿元。绝大部分部门公务接待费究竟花在哪儿很少清楚说明。交通运输部公务接待费支出相较预算有超过10%的缩减,但只有一句说明:公务接待费支出939.37万元。主要用于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和智力引进工作、与国内相关单位业务交流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寥寥数语只见开支总额不见支出方向的公务接待费说明的中央部门不在少数。而有些部门统计口径的不明确更令人生疑。司法部2012年公务接待费112.84万元,却不包括多达115万元的外事接待费,而大多数部门公务接待费中均含外事接待费。

  关注行政运行成本

  行政经费1028亿元

  财政部透露,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028.52亿元。海关系统的数据证实,其2012年度行政经费支出汇总海关系统2012年度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用于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06.73亿元。

  行政费业务费区分缺失标准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认为,以目前预决算信息公布内容,尚无法明确梳理出相关部门各项目支出中行政运行经费和业务费用的具体数额。不仅如此,因标准缺失,目前一些行政运行经费和业务费用还处于难以准确定性的阶段。

  审计署审计中央各部门的会议费发现了不少违规问题。刘剑文提出,以会议费为例,将其划为行政运行经费还是业务费用,就缺乏标准的统一。例如业务研讨费是否就属于业务费用,而务虚会或行政管理方面的会议是否就属于行政运行经费。这些,目前国家都缺乏相关标准。预决算数据现在不够细化,现在公布出的节能环保、外交等一些数据如何划分,以及在专项业务经费中是否也包含一定行政运行经费,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口径和表述。刘剑文分析,做业务重于养机构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压缩不必要的行政运行经费,也是有关部门厉行节约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此举无疑需要数据作为支撑,因此细化标准,正是当务之急。

  预计地方政府将降费5%

  近日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叶青称,重点是在压减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这要有责任制,一把手要负落实“5%”的全责。根据决算报告,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028.52亿元。今年按5%的比例压减,压减规模约为51.4亿元。

  但叶青认为,今年的节约额应该高于这个数字。理由是这里说的“一般性支出”是行政事业会计术语,主要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各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活动费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活动费用。实际上与我们常说的“行政经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希望除了国务院之外,其他权力机关也能够进入这个“降费5%”的范畴。中央机关做出了表率,预计地方各级政府也会做出5%的承诺。

  决算特点与不足

  公布信息历年来最详尽

  刘剑文认为,这次中央部门公布的决算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细化。

  从近三次信息来看,这次公布的“2012年度部门决算”不仅有方便阅读的目录,而且目录还做到了逐级细化。去年同期公布的“2011年度部门决算”,则还没有目录等导读信息。此外,在文字解释和所用图表数量方面,这次公布的信息也确实是历年来最详尽的一次。

  对此,刘剑文认为,每年各部委预决算信息的公布都越来越细化,是不争的事实,确实取得了一定有目共睹的进步。不过,对于这种尚未涉及根本问题,挤牙膏式的缓慢进步,确实已经到了该进一步提速的关键时期了。

  标准体系未建立频现超标

  纵观这次公布的决算信息,叶青认为当前预决算编制中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如业务招待类预算编制标准较低,导致最终决算实际支出普遍存在超标准现象。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尚未建立。财政部门很难准确了解各部门全年所需的资金额度。另一方面各部门为了确保自己的资金使用,往往在年初编制预算时从自身利益出发过高预估某些项目。

  对于亟待健全的方

  面,叶青提出,要深化财政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财政资金预算、使用等全过程的透明、公开,而且会向看得懂的明细方向发展。首先要统一公布的规程,包括时间、内容、表格、文字、公布位置等。现在不仅各部门公布位置不同,而且文件格式也是五花八门。同时要统一指标,指标要合理。他还注意到,随着预决算公开的深入,信息量日渐庞大,为了帮助公众看懂,指标应该有所精简,但要强化文字解释,确保要让民众看得懂。

12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