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嘻哈(HipHop)音乐在中国大陆被严厉管控了,而这一切是从已婚女明星李小璐,疑似夜宿因网络选秀节目而走红的说唱歌手PGone家里开始。 嘻哈风格的音乐此前一时大有攻占中国大陆主流娱乐舞台之势,但近来却遇到最冷寒冬 在针对这场涉嫌婚外不轨行为的网络审判风暴正劲之时,大陆网民陆续找出了此前PGone的一系列嘻哈作品,指责PGone的部分歌词侮辱女性,并毫不避讳地教唆青少年吸毒。 而跟以往八卦类新闻事态不同的是,在这起明星丑闻持续发酵的过程中,中国的官方媒体先后发声,齐齐将PGone作为负面典型来撰文批判,其中《环球时报》甚至称PGone“这次可能真的摊上大事了”,社交媒体上,过往时常引发舆论争议的共青团账号则发声称,PGone“已触犯国家的相关法律”。 在今年1月19日的一场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例会上,该机构的一位官员发言,明确要求了广播电视制作者在邀请嘉宾时,坚决不用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的标准。 于是这段时期,“中国有嘻哈演唱会”长沙站临时取消了原定的PGone演出,一些广告商也在网络平台紧急删除了他的代言广告。 在1月19日某电视歌唱竞演节目的第二期内容中,另一位嘻哈说唱表演者,也是与PGone走红于同一平台的歌手GAI消失了,剪辑后的镜头中,已经没有他任何痕迹,而仅仅在此前一周的首期节目中,GAI的表演赢得了不俗的网络反响。 像捧红PGone与GAI的《中国有嘻哈》一样现象级的选秀综艺,在过往中国大陆并不少见,也不乏选手走红后出道德或违法问题的,但像《中国有嘻哈》走出来的艺人演艺前途如此受重创的并不多见。而这背后,这一群体的一项共同标签:嘻哈音乐歌手,或才是折戟的隐患。 说到嘻哈,它起源于1960年代美国曼哈顿的布鲁克林区。布鲁克林区是美国一个著名的贫民区,在这个生活环境下,人们找不到工作,也没有足够的钱进行学习,无所事事的黑人青少年,就整日在街头以打街头篮球,唱歌跳舞等为乐。 在这个过程当中,黑人独有的音乐天赋、身体柔韧性和创意灵感被带到了他们的歌舞文化当中,逐渐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歌舞形式。而音符之外,嘻哈是美国黑人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反抗,在不公正的待遇下,他们使用反社会、反精英的的方式表达追求自由、快乐的渴望。 嘻哈是时代的产物,表达的是美国黑人的共鸣。但在中国并没有这种社会环境,大陆籍的嘻哈歌手能学的只是外在——滥交的私生活、拜金享乐、满口脏话以及炫目服饰,学的是斗狠(gangster rap)以及炫富。 虽然嘻哈文化来到中国娱乐界的时间并非很早,但这些年来它的粉丝却在逐年稳定增加,而与此同时,中国及其执政者在艺术文化上一直相对谨慎。中国官方对音乐界的整顿并不是第一次。2015年中国文化部曾禁止了120首歌,其中最多的就是说唱歌曲,而这些活动往往旨在清理视频、流媒体以及行为艺术,以此让音乐的内容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当嘻哈在文化消费市场在今迅速开始爆发,由此伴随而来的,也是这个音乐类型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并不怎么符合这个国家倡导的文化主旋律。很多开始受到关注的嘻哈歌手们,他们的歌曲内容,甚至言行姿态让你很难言,其个人呈现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合乎中国的政治要求及相适社会道德的接受程度的。反党反社会,还突破道德人伦底线,在中国一定不可以,所以隐性的管控随后而来,似乎是必然。 嘻哈过往在中国只是很地下的形态,大部分并没有进入主流社会,也没有被主流媒体推崇,只得呈野蛮生长状。但就在现下,一小拨偶像成就了中国嘻哈,也暂时毁掉了它的前景。选秀节目几乎在一夜之间,让完全封闭在地下的小众嘻哈歌手们突然走红,这些歌手还没做好红的准备就走向大众舞台,以前吸毒、沉湎性爱的旧账以及思想颓丧的言行举止,都被拿出来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审视,麻烦也就来了。 这意味着,即使监管机构并非想要把整个说唱音乐给禁止掉,但最近发生的事件也会让一些机构、电影、电视台以及公共社会,对说唱失去信任。如何进入主流社会,是一些颇秉持“嘻哈原教旨”个人风格的歌手们,跟他们的团队需要去思索的包装议题。站上了大众化的舞台,就要服从主流文化和大众审美,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但过去以毒品、淫乱、拜金、满口脏话为标签和行为准则的中国嘻哈歌手,与偶像在中国国情下的定位从来就是冲突的,只是悖论之处恰恰在于,能让嘻哈歌手快速赚钱的捷径,就是成为偶像。 嘻哈音乐在中国能否起死回生,仍有待观察。而今次争议,与其看作“嘻哈风波”是中国文化官僚打压一种音乐体裁,或许将其理解为官方打压的只是大陆的嘻哈群体,也即打压的只是这些嘻哈歌手们所持有的言行表象,和这一群体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共性和意识形态特征,更为恰切,这些具备“传染”能力的特质,才是中共乃至中国到今所仍不能、也不可能包容的“原罪”。 多维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