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日本不是敌人 习近平微笑破冰

2015-10-19 13: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4| 评论: 0

摘要: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达成了场“取得积极成果”的对话,安倍的特使山口那津男飞抵北京谒见习近平更得到后者的微笑迎接,更传达了“明年请主席来日赏樱”的邀请。伴随着NHK的新闻广播和中国外交部发 ...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达成了场“取得积极成果”的对话,安倍的特使山口那津男飞抵北京谒见习近平更得到后者的微笑迎接,更传达了“明年请主席来日赏樱”的邀请。伴随着NHK的新闻广播和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大同小异的消息,这就让外界颇感错愕。


的确,北京和东京的某些媒体对于中日高层在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上的口角大为兴奋,但说到底,这毕竟不是中日之间应有的大环境,伴随着中日要人的接触和对话不断增多,当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继续存在,并让北京和东京偶尔因此躁动不安时,北京为了更大的局面,并免于将中日关系继续置于中美参考项中时,恐怕还会继续以不近人情的实用主义精神采取行动,更有可能在2015年的深秋乃至2016年春引发一场“破冰”。

破冰从北京开始

必须承认,中国官媒对杨洁篪在日本接连两次于安倍和谷内处因南京大屠杀而发生争论的状况还是颇为耿耿于怀的。这就让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很多媒体一面大谈中日韩首脑会晤和“习安会”,一面就称“中日关系的障碍并没有消失”。但既然按照外交部公布的情况显示,“双方现在都希望改善关系”。还强调对话是两国增进共识、管控分歧的重要措施。这就意味着,尽管东京的内阁顾问称“在表象之下,形势并没有多大改变”,但中日在中国推动下处在破冰模式下终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如果观察家们忽略掉两国基于历史、领土等基本不可动摇的原则而作的发言,不难发现即便是被经常北京骂得狗血喷头的安倍首相,在外交部的公布文稿中也不再那样青面獠牙了。当安倍在杨洁篪面前强调“日方愿本着积极构建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思路,保持双边高层对话接触,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鼓励扩大人员往来,处理和管控好分歧,推动日中关系更紧密地发展”,还许诺“日方将同中方和韩方共同努力,使近期在首尔举行的日中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取得重要成果”时,可以相信,如果在未来几个月里中日关系出现突破,那么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迟早会被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变成田中角荣式的“添麻烦”。

当然,中国观察家们很清楚,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周永生即称“中日两国的利益以及发展大方向都 需要缓和关系、搞好关系”,只是“中日之间又有那么多的刚性矛盾难以跨越”,这就决定了东海两岸恐怕少不了“摩擦和矛盾”。早稻田大学的廉德瑰更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日间“斗争是斗争,合作是合作。不能因为有矛盾,该合作的就不合作了;也不能因为友好,就对历史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了”。这一点恐怕也和多维新闻近日谈及的中国实用主义外交存在交集。

自日本2012年购买钓鱼岛后,北京和东京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应对直接导致了两国关系的冷淡。安倍政府在历史等问题上的立场与北京相悖,更造成了中日之间的政冷经热非但非能改善,反而不断恶化。但是,自2011年开始,日本对于美国的态度也在发生动摇:由于对美国的依赖不断增加,他向美国暴露出的弱点越来越多,他对于美国的顾虑也正在不断增加,这令日本分析观察家开始担心,一旦出事,美国或有可能将其抛弃。前不久美国对于亚投行机制的支持就让跟随美国拒绝北京的东京颇有背叛感。在这个情况下,日本必须开始考虑不应把对华关系变得愈加僵化。这也就是在美国宣布环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结束后,东京就开始着手准备年末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习近平手握对日杠杆

事实上,有关中日大环境转暖的风声早就不是空穴来风。《华尔街日报》即在14日称,安倍以及中国总理李克强、韩国总 统朴槿惠有望在本月末或下月初在首尔进行会晤,如果会晤能够举行,三国领导人预计将讨论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三国自贸协议问题。此外,日本还寻求在11月在马尼拉举行的APEC会议上实现安倍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会晤。这或许就意味着北京当下已经有了以战略利益为杠杆与日本对话的最好时机。

其实,北京已经开始尝试跳出单纯被意识形态所骑劫的外交理念,这一点在洞悉美国以钓鱼岛、南海牵制中国在西太平洋的进程后就有所改变。有北京学者指出。在对待中日问题上,中国一方面要看大势、看大局;另一方面又要看破日本的小伎俩、小手段、小考虑。大国有大理想、大任务,放弃自己去追随小国小事是最危险的。

北京需要把中日关系做实,促成整个地区的稳定,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当日本因为人质、历史等枝节影响他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关系时,这对于北京就是极为深刻的教训。虽然在东海、南海以及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双方还有许多意见分歧和对立,但中国在面对安倍政府将于日本呈现长期存在时,疏远东京并将其推向华盛顿难道就是明智之举吗?

于是,尽管中国各界人士在听闻安倍称“期待在秋季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时不免要捏着鼻子,更对习近平2016访日几乎要大摇其头,可既然这样对中国的利益不造成损害甚至还有益,那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