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阿博特遭逼宫输掉党首 澳大利亚换"知华"总理

2015-9-15 09: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6| 评论: 0

摘要: 澳大利亚前通信部部长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14日晚赢得执政党自由党党首投票,将取代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担任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党首投票选举中以54比44击败阿博特。副党首、外长毕晓普 ...


澳大利亚前通信部部长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14日晚赢得执政党自由党党首投票,将取代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担任澳大利亚总理。
特恩布尔在党首投票选举中以54比44击败阿博特。副党首、外长毕晓普(Julie Bishop)以70比30的票数击败安德鲁斯(Kevin Andrews)成为连任副党首。

阿博特和特恩布尔在议会中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周一宣布辞去澳大利亚通信部长职务,挑战阿博特的自由党党首职务。当天在堪培拉举行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特恩布尔说:“我要求总理尽快安排党内会议,对党首人选进行投票。在此我宣布辞去通信部长职务。”
特恩布尔也曾担任过自由党党首,他表示,阿博特在经济等方面无法提供国家所需要的领导力。如果阿博特继续担任自由党党首职务,则联合政府(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下一次澳大利亚选举中无法战胜工党。
特恩布尔的支持者认为他已获得足够支持,副党首、外长毕晓普均表示支持。如挑战成功,按法律规定,特恩布尔将成为新总理。
阿博特今天曾回应说,澳大利亚人需要有力而稳定的政府,他将不惜代价避免在自由党内出现工党执政时陆克文和吉拉德互相挑战的“旋转门”式总理更迭,自己有信心胜选。
2013年9月,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以较大优势战胜工党,获得执政权。但2014年5月联邦政府新一轮财政预算案遭澳民众强烈反对,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支持率一路下滑。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被访者对阿博特不满意。
阿博特七个月前已经受过一次党内挑战,今年2月9日,自由党对总理阿博特进行不信任议案投票。最终在100名投票者中,有61人对不信任案投了否决票,超过支持的39票,这也意味着阿博特暂时保住了总理之位。但那之后阿博特的民意支持率一直走低。
对华态度上,特恩布尔被澳媒认为是澳大利亚政治人物中对中国有深入认识的之一。特恩布尔曾表态“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的崛起,中国和平地崛起对其自身和澳大利亚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报道显示,特恩布尔对中国的理解受到基辛格《论中国》一书的影响。
特恩布尔2009年曾作为反对党领导人访华,并会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今年8月,时任澳通信部长的特恩布尔曾说勿忘二战时中国是澳坚定盟友,此前他也曾公开表示过类似立场。

早前报道:
澳大利亚通信部长:勿忘二战时中国是澳坚定盟友
澳大利亚通信部长马尔科姆·特恩布尔日前在悉尼发表演讲,盛赞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作用,并提醒澳大利亚人不要忘记中国是澳在二战期间坚持最久的盟友。

特恩布尔说:“没有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坚韧和勇气,我们的战争历史将以完全不同的形式结束。”
他强调:“最重要的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在敌人已经抵达我们家门口、我们的城市遭受直接的军事袭击之时,在那个历史转折点,中国是我们坚定而不倦的盟友。”
特恩布尔指出:“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国对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繁荣所做的贡献,现代澳大利亚会是什么样子。”
特恩布尔6日出席在悉尼举办的澳大利亚-中国商业周活动,并发表演讲。
澳媒报道,特恩布尔是澳大利亚政治人物中对中国有深入认识的之一。
澳大利亚《商业观察家》9月8日文章,原题:政治人物有必要效仿特恩布尔,了解中国 澳大利亚政治人物如今谈论中国时,不是每年1500多亿澳元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更自负的外交政策带来的潜在威胁。相比美国等目前的辩论,这些讨论显得相当初级。
若无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其动荡近代史的真正理解,谈论或了解中国是不可能的。澳政治人物谈论中国近期历史时,往往酿成小小的灾难:阿博特讲到二战时日本军人的“技能和荣誉感”。此番话在华激起强烈情绪,中国民众是遭到日本残暴侵略痛苦最重的。会讲普通话的陆克文就西藏问题对北京进行说教,也影响很坏。
不过,澳大利亚有位资深政治人物,在中国话题上思考深,谈得也有水平,表现出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熟稔。他就是马尔科姆·特恩布尔。他对中国的洞察和了解之深,在上周五澳中商业论坛上得到全面展示。特恩布尔发表了题为“不只是矿产和市场——对华关系中的历史、同情、经济学”的主题演讲。
特恩布尔提醒听众,二战时期中国是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盟友,他甚至认为澳大利亚因为中国而转危为安,“若中国被打败……日本不仅会投入更大资源对付澳大利亚,还可能如希特勒要求的在1942年入侵西伯利亚。”
特恩布尔的演讲并非不切实际的历史修正主义。他的论点得到近来历史研究的支持。英国知名中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拉纳·米特,不久前出版了题为“被遗忘的盟友——1937-1945年二战时期的中国”一书。设想一下,若阿博特不久前访问北京时发表像特恩布尔那样的讲话,对澳大利亚将是个外交胜利。中国人怎么可能不感激一名西方领导人对其历史最黑暗时期的同情理解?
特恩布尔对中国的理解受到基辛格《论中国》一书的影响。这名美国前国务卿认为,中国专注于维持经济增长,无意向别国强加其政体。特恩布尔表示,“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与苏联、甚至美国不同,并不寻求说服别国接受其价值,遑论政府制度了。”特恩布尔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重要贸易国的地位支持了他的论点——中国崛起将基本上是和平的。
不论人们如何看待特恩布尔有关中国崛起的评价,他对中国屈辱近代历史感同身受的理解,恰是澳高层政治领导人如今所缺乏的。中国的国家叙事方式一直受到其历史记忆的界定,把握这点是理解北京意图的关键。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