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预期上涨1.4%。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PPI)同比下降4.6%。中国CPI连续九个月“1”时代,通缩压力加大。 2015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持平(涨跌幅度为0),同比下降5.5%。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5%。这是我国PPI连续第37个月下滑。 解读:5月份CPI环比略有下降 PPI环比降幅收窄 对于5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 一、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从环比看,5月份CPI变动有四个特点。一是季节因素影响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鲜菜、鲜果和蛋价格分别下降9.2%、2.7%和1.2%,合计影响CPI下降0.39个百分点,超过当月CPI总降幅。二是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前期猪肉价格低迷,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部分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导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三是政策因素影响烟草价格上涨。从5月10日起,国家提高了卷烟批发环节价格税率,并加征从量税,各地烟草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全国烟草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0.06个百分点。四是国际因素导致汽柴油价格略有反弹。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5.7%和6.5%,影响CPI上涨0.05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5月份CPI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部分分类同比回落较为明显。猪肉、鲜菜、家庭服务价格涨幅分别回落3.0、0.7和0.2个百分点;飞机票、鲜果价格由涨转降;蛋价降幅扩大9.5个百分点。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鲜菜和学前教育价格涨幅分别为9.8%、8.6%、6.5%和5.6%。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加工价格由降转升,由上月的环比下降1.5%转为本月的上涨3.6%;二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4.4%、1.1%和0.7%,比上月涨幅分别扩大3.2、0.6和0.2个百分点。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6.1%、18.6%、15.7%和14.0%,合计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2.9个百分点。 民生宏观:通胀不会成为掣肘货币宽松的因素 股债双牛仍将继续 对此,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朱振鑫解读称, 5月CPI同比上涨1.2% ,略低于预期值,同比下降主要因去年高基数。环比下降0.2%,主要因天气转暖导致鲜果、蔬菜价格继续大幅下滑。 5月PPI同比下跌4.6%,与上月持平。环比下跌0.1%,降幅有所收窄。美元指数回落、欧洲经济复苏导致国际油价明显反弹,但上游采掘、原材料产能过剩依旧,PPI转正仍需时日。 猪肉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2.7%,猪周期压力显现。今年1月起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并非生猪补栏带来的需求扩张所致,而是更多因仔猪供给收缩引起。根据生物周期,仔猪到出栏需5个月时间,6月开始生猪供给压力将加速凸显。 下半年CPI将逐步回升,但不会触碰到政策容忍上限。美元指数回落、欧洲经济复苏导致国际油价企稳反弹,对应去年油价低基数,叠加猪周期和国内稳增长,预计四季度将回升到2.5%左右。 股债双牛仍可期。通胀不会成为掣肘货币宽松的因素,房地产下滑下的居民资产重配和政府信用收缩下的银行资产重配短期也不会调整,股债双牛仍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