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金正恩仿邓公 30万大裁军 全面启动改革

2013-7-11 22: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38| 评论: 0

摘要: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金正恩6月曾下令裁减30万军队,其中包括5万名军官、25万名士兵,他们将改编至军方的经济部门工作。该消息证实了此前的分析。在观察人士看来,金正恩敢于裁减占总兵力四分之一的常规军,由此 ...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金正恩6月曾下令裁减30万军队,其中包括5万名军官、25万名士兵,他们将改编至军方的经济部门工作。该消息证实了此前的分析。

在观察人士看来,金正恩敢于裁减占总兵力四分之一的常规军,由此可以判定,金正恩对当下世界形势的论断,是和平与发展。同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判断)“不打仗还是可能的”,顶住压力裁军百万的情况是一样的。朝鲜大裁军无疑是全面改革的重要推进信号。

需要注意到的是,朝鲜2006年、2009年、2013年三次核试验,被视为是充分验证了朝鲜先军政治核心理念的成果。但其实,2009年4月,朝鲜把宪法中的“共产主义”修改成“先军思想”。“先军思想”是以军队建设为优先,将保卫国家安全置于首要地位。“先军政治”并不是“先军思想”的全部。金正恩这两年来已经对朝鲜的“先军政治”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消息人士透露,金正恩的下一步将是“先军经济”,以此为立足点全面推动改革开放。

金正恩裁军的底气在哪里

此前有分析认为,在中国三次警告朝鲜后,朝鲜接连派出崔龙海、金桂冠访问中国改善关系,在半岛局势缓和的过程中,中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半岛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施压和斡旋不可或缺,但对形势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的是金正恩自身。随着朴槿惠、习近平忙着推行中国梦、国民幸福,奥巴马忙着在中东撤军稳定,金正恩清楚只要朝鲜不挑衅,局势就是稳定的。在今年4月完成人事调整后,大权在握的金正恩开始按照自己的战略预判推行改革。对经济改革阻力最大的军队进行调整就是预想之一。

金正恩2011年12月接过金正日衣钵,此后历时一年,金正恩不断视察军队,逐渐掌控了局势,在今年4月的朝鲜人民代表大会上,金正恩完成了党政军几乎所有重要位置的人事任命,政权稳固。在政府层面,2013年4月1日,朝鲜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决定,任命朝鲜“经济通”朴凤柱为内阁总理,代替自2010年就担任总理的崔永林。

在军事层面,金正日逝世时,出殡扶灵的七大臣包括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党秘书金己男、党秘书兼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崔泰福,灵车的另一侧则是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总参谋长李英浩、人民武力部长金永春、军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金正阁和一名通过画面很难确认身份的身穿军装的男性(推测是国家安全保卫部第一副部长禹东测)。当时分析人士认为,扶灵七人组反映的是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权力秩序。然而一年时间过去,扶灵七人组中的军人除了张成泽没有被换之外无一幸免。

2012年4月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和党代会上,金正恩获得了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的称号,同时崔龙海当选为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接替金正阁暂时代行的总政治局局长一职。随后2012年7月,金正恩先拿李英浩开刀,将李英浩打成反革命的同时,先后两次调整人民军总参谋长的人选,玄永哲之后最终敲定在金格植。

在2013年4月朝鲜举行的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解除前人民武力部长金正阁和前人民保安部长李明秀的国防委员会委员职务,任命人民武力部长金格植和人民保安部长崔富一为国防委员会委员,先是金格植代替金永春担任人民武力部部长,后随着金格植出任人民军参谋长,张政男代替金格植出任人民武力部部长。

崔永林、李英浩、金正阁、李明秀等都是金正日为金正恩准备的辅政大臣,而一年时间过去,这些重要职位的人悉数全换。事实上截至2013年4月,金正恩已经通过人事调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权力班子,彻底掌握了党政军三军大权。

以2013年4月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为标志,金正恩政权基本稳固。这也是5月份金正恩特使崔龙海访问中国时称要为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环境的原因。与其说,朝鲜表示愿意对话是中国斡旋的结果,不如说是朝鲜内政积极变化的结果。时至今日的朝鲜内政以及半岛局势,是朝鲜主动选择的结果。裁军说明金正恩已经掌控了军队,掌控了时局。

金正恩版精兵强军

根据2013年4月中国政府公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国拥有陆军18个集团军现有85万人,海军23.5万人,空军39.8万人。而朝鲜拥有现役总兵力大约105万人,预备役470万人,准军事部队约19万人,总兵力近600万人。朝鲜对面的韩国现有总兵力为69万,其中陆军56万、海军6.7万、空军6.3万。韩国拥有4,902.5万人,中国拥有13亿人,但从军队占人口的比例26%来讲,只有2,200万人口的朝鲜绝对可以称得上全民皆兵。

金正恩宣布裁军30万,绝不亚于1984年中国裁剪100万军队的震撼力。中苏关系从1969年到1978年这10年间,一直处于战争边缘。1969年3月2日,中苏两国的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上发生了两国间第一起边界武装冲突,3月15日又再度发生更大规模的激烈冲突,双方甚至动用了重武器。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珍宝岛事件”。1969年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更突出强调了战争准备的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有“大打、早打、打常规战,甚至打核大战”的思想准备。临战状态,不可能大规模裁军。

然而1980年,邓小平说:“冷静地判断国际形势,多争取一点时间,不打仗还是可能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1981年9月,77岁的邓小平在观看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的军事演习后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邓小平认为,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军队只能走精兵之路。通过体制改革,精简编制,实行“消肿”以节省开支用于现代化装备。

果然,为了配合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中国1978-1985年的财政收支和国防经费开支,军费占GDP比例呈逐年下降之势。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中国军队总员额由文革时期的660多万人减至1984年的420万人,又在1984年11月1日开始的百万大裁军中将军队员额减少到320万人。

在2013年4月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上,金正恩提出“经济与核武两手抓”的政策。这相较以往绝对以军事为重的先军政治来说是巨大的进步。一方面,发展经济成为与发展核武并重的一极;另一方面,朝鲜将精力放在了发展核武器而非常规军事威胁。其政策的导向与中国当年要发展裁军如出一辙。

金正恩的“先军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裁减的30万军队不是直接转业,而是被调整到了军队的经济部门。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金正恩式的经济改革从“先军”开始。崔龙海访问中国时称朝鲜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了解朝鲜情况的人都知道,金正恩大搞经济改革的阻力还在于国内军队过于庞大。

首先,朝鲜约有20%的17到54岁的男性是属于正规军的行列。庞大的军队数量,束缚和限制了大量的劳动力。

其次,维持庞大的军队需要高额的开支,这就使得朝鲜政府投入国家建设的资金没有充分保障。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朝鲜花费近20%-2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军事上,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比较,都是相当少见的极高比率,仅有如叙利亚和以色列这类高冲突威胁国家才勉强能相比。

第三,朝鲜军队的垄断性经营对国民经济的良性有序竞争非常不利。朝鲜的军队产业垄断着朝鲜最优质的资源,包括工矿、农场和重要产品的进出口,但是这些军人兼办的企业效率低下,优质的资源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长期仰仗军事发展还造成了军人对国家政治结构的破坏。随着军方在国家占据优势地位,军人在国家政治中也处于优势地位。偏离东亚诸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官治国道路,并不利于国家作出最佳的统治方略。

并且长期的先军政治类似于前苏联与美国进行军事争霸时期的国民状态。长期注重军事重工业的发展,牵制了国民经济在事关国计民生的轻工业方面的发展。这不仅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布局来说有着严重的损害,国民生活的改善遭掣肘也可能导致国民对于政府的信心下降。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苏联解体时,苏联人生活照常,对它没有依恋的原因就是国家已经不能为民众提供完备的生活条件。

金正恩之所以愿意要尽量发展经济,就是已经意识到了穷兵黩武只有死路一条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将职业军人转移到军队的经济部门,这种集合军人进行生产的方式,相当于中国当年在改革初期放开军队经营产业的先例,既可以避免过度裁员造成的社会混乱,也解放了生产力。

不过与中国当年改革时同步推行农村包产到户、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不同,在缓和经济发展与先军政治矛盾的过程中,朝鲜首先选择的是先军经济。邓小平当年著名的的“黑猫白猫论”鼓励普通人释放生产积极性,金正恩则在视察军队时强调军队要做好生产,改善士兵生活。

据多维新闻统计,与4月相比,2013年5月与6月金正恩反复视察了民生和建设工程。根据朝鲜官方媒体的报道,整个5月份金正恩有21天在外视察,其中视察军队5次;截至2013年6月30日整个6月份金正恩视察20次,有2次视察一线部队。其余均在视察学校、食品加工厂、酒厂、机器厂视察,而到访军队时,视察军队工程、人民军食品厂、军人生活设施必不可少。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