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为什么从马航到尼康都对中国人视若无睹? 吕峥

2014-4-4 13: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49| 评论: 0

摘要:   1885年,美国怀俄明州爆发了一场针对华人屠杀,死了几十人,唐人街火光冲天,浓烟久久不散。  受颟顸无能的清政府拖累,19世纪的海外华人饱尝歧视,忍辱负重。但细究史料不难发现,此次屠杀是由白人策动的,不 ...

  1885年,美国怀俄明州爆发了一场针对华人屠杀,死了几十人,唐人街火光冲天,浓烟久久不散。
  受颟顸无能的清政府拖累,19世纪的海外华人饱尝歧视,忍辱负重。但细究史料不难发现,此次屠杀是由白人策动的,不过并非普通的美国白人,而是刚刚移民至此的西班牙人。
  Why?
  15年后,德莱赛的名著《嘉莉妹妹》出版,里面有段情节描述的是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作为一个失业已久的流浪汉,主人公听说电车工人罢工,电车司机不上班了,心想“我能不能去挣点钱呢”,于是跑去开车,结果被工人痛扁,头破血流,工钱也不敢领,逃回了家。
  当时的华人,很多时候便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工人阶级眼中的“工贼”。
  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劳工骑士团为例,这是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急先锋,叫得最响,喊得最凶。但说到底,它又不是3K党这样的邪恶团体,不过是当时遍及 世界各个工业化国家角落里的工人运动的分支。并且,翻检其主张,不分种族、没有歧视、同工同酬、不用童工等伟大光明正确的字眼也目不暇接。
  何也?
  盖因华人不参加工人运动。
  工人阶级是弱势群体,想跟资本家斗,除了抱团,别无他途。如果大家都罢工,你去上班,势必使整个运动溃于蚁穴,分崩离析。而当时的华人不仅不参加罢工,还破坏行情——拿着及其微薄的工资也能埋头苦干。
  这是其他少数族裔绝对无法容忍的。
  1882年,美国出台了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特定种族的法案——排华法案。
  这件事的吊诡之处在于,彼时美国的远东政策是扶持中国牵制日本,关系好到其驻华公使蒲安臣卸任后居然当了清政府的首任外交使节。并且,天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去的正是美国。
  事实上,排华也不符合美国当时的主流精英意识形态。
  法案是在阿瑟总统手上通过的。此人是林肯的好友,废奴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一贯反对种族歧视,曾经说过:“种族平等,尤其是移民自由,针对世界上任何苦难的人张开怀抱,这是美国的立国精神。”
  阿瑟一再否决排华法案,最后实在顶不住才勉强通过。而支持者的理由,他无从反驳:华人破坏民主制度,从来不参加选举,即使给了他们选票,也被工头的小恩小惠买走。
  两千年的君主专制,耗尽了国人的爱国精神。没有一个国家像古代中国一样,如此高调地宣传忠君思想。但也没有一个国家如它一般,随时准备推翻君主。
  “彼可取而代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乡土为存在单位的中国人,一旦离开其土生土长的县域,就会感觉很陌生。事实上,秦汉以降,中央政权是靠政治强力而非情感认同把臣民归并到一起的,基层仍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存在,用孙中山的话讲就是“一盘散沙”。
  这样的人民,可能有私德,而鲜少有公德。要么做稳了奴才得过且过,要么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在契约和法治的框架内伸张权利的公民意识则几不可见。
  最近有本书叫《不死的中国人》,是两个意大利记者通过采访当地华人写成的。
  书中展示了意大利社会对华人的态度转变,从早年的热情好客到现在的警惕厌恶。
  在他们眼中,华人除了具有小强般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闭和神秘。即从不参加公共生活,毫无参政意识,对融入当地没有任何兴趣,只是不停地干活、赚钱、储蓄,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为什么叫“不死的中国人”?因为意大利人几乎见不到华人的葬礼,有好奇者随口说了句“中国人永远不死”,便以讹传讹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华人到了60多岁时,基本都回家养老了。
  带着半辈子攒下的血汗钱。
  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民不想拥有权利,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民不想度假、旅行、衣食无忧。  
  除非肉食者不愿让他们有。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