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乙同 报道)3月1日晚上9点20分左右,突然出现在中国昆明火车站的5名暴徒在十多分钟内夺走了29人的生命,143人在此次暴恐事件中受伤。当晚,墨尔本的新疆人古丽正在电脑前刷微博,手机新闻跳出的提示令她心头一颤。古丽随即转发了那条新闻,并附上了一句评论:“无论你遭遇了什么,也不应该如此轻率地剥夺他人的生命。” 3月2日上午7点,新华社消息称,“昆明‘3.01’事件是由新疆分裂势力策划制造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这条新闻古丽也看到了,她心情复杂合上了手机,没转发,也没再发表任何评论。新疆分裂势力,这个敏感、复杂,与自己无半点关联却无法消除影响的词语一直困扰着这位在澳定居多年的新疆人。“我来自中国,来自新疆,我是维族人,无论我在澳洲生活多久,这是永远切不断的根脉。我可以在网上看到大家对新疆人的评论,那些评论令我很难过……” “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否定整个民族!” 年近四十的古丽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语和维语。她年轻的时候在乌鲁木齐做过汉语教师,去过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对于“3.01”事件,她既痛心又无奈,痛心是对遇难者和遇难者的家属;而无奈则是这起事件又将“新疆”这个复杂、敏感、遥远而又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牵扯了进来。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一周后,“马航失联”在网上引起了新一轮舆论狂欢。各类谣言漫飞,辟谣不断;关于恐怖袭击、劫机等猜测也风靡网络。而古丽最担心的就是飞机上名字被打上马赛克的84号维族乘客的身份。“可千万别再定性个‘新疆恐怖势力’啊,现在大家对新疆的敌意这么深,好像事发现场有维族人,这件事就和恐怖主义挂钩了。”当谜底揭晓,官方称该乘客只是一位画家的时候,古丽终于松了口气。 2009年的“新疆7.5事件”,2012年12月的“切糕事件”,2013年10月的“天安门撞桥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昆明暴恐事件”等一系列负能量将“新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许多负面评价接踵而至。有人说新疆人野蛮,骗子小偷多,甚至公开发表言论建议大家不要买新疆人的东西;有人在飞机场看到了维族人和自己同班飞机,就发微博说担心这趟飞机的安全性;更有中国内地某学校公开通知学生不要在外面吃“大盘鸡、烧烤和凉拌菜”之类的东西,称“两万多名新疆维族艾滋病感染者在东突分裂恐怖势力的指挥下涌进全国各城市用自己的毒血滴到食物里”……面对这些评价,古丽觉得很失望:“一个民族,必然有人从事不好的事情,但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否定一个民族,这多不理智啊!” “我儿时最好的伙伴是汉族人,他叫胖子” 同在墨尔本的维族人普拉提没有古丽想得那么多,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1993年,不到二十岁的他追随亲人,从中国西部的乌鲁木齐来到了大洋彼岸的墨尔本,从做建筑工到成立自己的建材公司,在澳州的建材业已摸爬滚打二十余年。 说起童年的故事,他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有很多汉族朋友。大家觉得他长得像外国人,很有意思,都挺喜欢他。普拉提将自己一口流利的汉语归功于儿时的汉族小伙伴们。“我当时最好的朋友就是汉族人,大家都叫他胖子。我经常去他家吃饭,他妈妈做饭很好吃。”普拉提说着笑了起来。他回忆说,当年乌鲁木齐就有很多汉人了,大家相处愉快。不少汉人都对维族文化,特别是维族的食物很感兴趣,经常到维人聚居的地方品尝民族美食。“我还记得经常有街道主任来家里看望奶奶,给她送来福利金。街道主任也是汉族人。” 汉族朋友、友好的汉人街道主任、喜欢他的汉族小伙伴是普拉提所有的童年记忆。十几岁的时候,普拉提背井离乡,来到北京,自己开了家维族餐厅。他在北京的生活一切顺利,也没有感受到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不公。 然而,改变发生在近几年。对新疆人的偏见,对维族人的不满,开始越来越多地充斥网络。内地各类负面的突发事件好像都能与新疆的恐怖主义扯上关系。最初,普拉提没有在意,他说自己就是个商人,不关心政治。可是去年,新疆人的身份终于给他的生意带来了麻烦。他一直想拓展业务,并瞄准了中国这个性价比极高的大市场,准备前往秋季广交会,购买中国大批建材。然而,七年多没回国的他在提交申请四天后遭遇了拒签。2013年11月,他正准备与一家在河南的公司签订合同,在签合同之前,要前往河南进行项目考察。可是在提交签证申请一个月后,他同样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被拒签了。连续拒签令他的业务拓展计划举步维艰,普拉提非常失望。“这项合同如果谈下来,对中澳建材业都是很有利的。如果我这一步迈开了,就会有更多的澳洲建材商和中国谈生意,何乐而不为呢!”普拉提很无辜地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因为我是维族人,就怀疑我是恐怖分子吗?” “中国改革需要民族团结” 据官方统计,目前在澳大利亚共有包括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近八万新疆籍华人。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等地。以维族、俄罗斯族、满族和汉族居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下,第一批在新疆的沙皇白人后裔远渡重洋,来澳定居。他们经历了第一代移民语言不通,文化难以融入等所有挑战,其中约80%的人从事体力劳动。在随后的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新疆人以亲属身份随第一批移民赴澳;九十年代后,更多的投资移民和留学生来到澳大利亚从商或学习。新疆文化逐渐在澳洲扎根发芽,遍地开花。目前,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已经完全融入澳洲社会,很多从事医生、教师、律师、翻译等白领工作。还有更多的新疆人在澳大利亚开设新疆风味的主题餐厅,将新疆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在澳州的建筑行业,新疆籍华人也是佼佼者,不少新疆华人开办的建材企业在当地小有名气,在业内也备受赞誉。 “现在昆明事件发生后,微博微信上有人比较偏激,会说些‘让新疆人滚出去’之类的话,这是一种偏见。” 谈到昆明暴恐事件后,中国一些网民的反映时,时任澳大利亚新疆华人协会会长的佟雷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小撮恐怖分子的行为,而恐怖主义是不分民族和国家的,每个正义之士都应该对此予以谴责。而新疆是个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两会刚结束,中国正在深化改革。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改革需要民族团结。作为海外的新疆籍华人,我们更应该拥护民族团结,支持祖国发展啊。”佟雷生意味深长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