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锂电池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多个国家和航空公司纷纷出台新规:限制或禁止在航班上携带和使用充电宝。这些措施旨在预防因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从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规定,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不得携带以下类型的充电宝:* 没有3C认证标识的;* 3C标识不清晰或无法识别的;* 被召回的型号或批次。 多个知名品牌的充电宝因电芯存在安全隐患,已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3C认证。 民航局要求各航空公司和机场加强宣传:提醒旅客勿携带不合规的充电宝,并在安检区域设置自弃或暂存点,方便旅客处理不合规设备! 上面规定中所说的3C认证,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国家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 自2023年8月1日起,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和移动电源必须通过3C认证。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许多旅客所使用的充电宝是从国外购买的,例如澳洲或欧洲常见的产品通常带有CE认证标识,但却没有中国的3C认证。 虽然CE认证在国际上也被视为符合安全标准,但在中国民航的规定中:CE认证≠3C认证,两者并不通用! 那么,这种没有3C标识的国外充电宝,能带上飞机吗? 根据目前的规定和实务操作来看:如果你从中国境内搭乘出境的国际航班,携带国外购买、无3C标识但电池容量合规的充电宝,一般不会被限制,大多数安检可正常放行。 但只要你要搭乘中国国内航班,无论起点或终点是哪里:充电宝必须带有清晰、可识别的3C认证标识,否则一律不得带上飞机! 即使容量合规也可能会被安检当场扣留或要求弃置。 也就是说,如果你行程中有国内中转段(如北京飞广州、上海飞成都等),就一定要确认你的充电宝符合中国标准,否则会在转机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澳洲方面也在紧跟步伐。例如Qantas规定:所有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不得托运;不超过100Wh可自由携带;100-160Wh需提前申报;超过160Wh禁止携带。 此外,ACCC已召回部分品牌产品,如倍思、Anker等多个型号,提醒旅客在出行前务必确认所带设备是否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