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再度上调,华人小生意主如何挺住人工成本、合规压力、产品定价等重重难题?资深从业者自有妙招——流程标准化、捆绑销售、造血机制……但他也坦言,创业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意志力……或是“钞能力”。 从2025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全国最低工资将上调3.5%。这一由公平工作委员会宣布的调整,意味着全职员工每周的最低工资将增加约33澳元。尽管薪资上调旨在缓解低收入人群在生活成本压力下的境况,但也引发了部分企业主,尤其是中小商户的担忧。 澳大利亚工商会在声明中表示,当前经济环境尚未恢复至理想状态,3.5%的涨幅对不少中小企业而言“略显激进”,可能迫使部分商户裁员、缩短营业时间,甚至直接退出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SBS普通话节目采访了华人咖啡店主Daniel。他在澳大利亚咖啡行业有逾20年的从业经验,第一家咖啡店开设于堪培拉,后在悉尼进一步发展,目前管理多家门店。 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小生意主如何应对? 谈及最低工资上涨对生意的影响,Daniel并未采取裁员或缩短营业时间的做法。“员工的用量其实已经优化到极致了,”他说,“能做的,是让流程更加标准化,降低对人工技能的依赖。” 他举例指出,不少连锁品牌如麦当劳、喜茶、库迪咖啡等,都借助标准化工序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 “当流程简化,招工就不需要非得找高技能员工,也更容易训练新人。” 谈到华人社区在合规经营上的变化,Daniel认为,正在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正规的,会越来越正规;但不合理的,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他说。 Daniel指出,在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餐饮行业,当运营压力增加,部分商户可能因知识储备不足、政策理解有限而采取不当手段,例如使用现金交易逃避税务监管,或在员工雇佣上游走灰色地带。但他也强调,政府对合法合规雇主设有支持机制,如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招聘补贴等援助。“如果你愿意合规,实际上也可以是受益者。”他补充道,如今的留学生“挣钱手段更加多元”,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高度依赖打工。“他们可能做vlog、做小红书,甚至直接创业。对我们店主来说,其实对留学生的雇佣依赖是在下降的。” “价格难涨 顾客太敏感了” 最低工资上涨也引发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否要涨价? Daniel坦言:“大家都疼,但没人敢涨。” “现在的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比疫情前强得多。”他分析道:“一方面,物价已经涨到一个临界点;另一方面,咖啡对很多人来说并非‘刚需’,你一涨,顾客很容易流向竞争对手。” 在这样的环境下,Daniel选择不直接对标品涨价,而是将其转化为“引流产品”,通过组合销售提高整体利润率。 “比如你来我这吃午餐,我就可以第二天咖啡打折。把利润高的产品和咖啡捆绑销售,这样既能留住人,也能补利润。” 经验值 vs 性价比:员工选择的两难 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作为雇主,Daniel如何做人员配置?他的答案是“两条路一起走”。 他会雇佣经验丰富的员工以保持效率,也同时投入时间培养新人。 “我希望店里有自己的‘造血机制’。老员工带新人,形成内部传帮带。” Daniel表示,这一策略部分参考了中国餐饮巨头海底捞的管理经验。 “很多国内的优秀品牌都很有借鉴意义,只要做一点本土化调整,就可以落地。”“没有所谓的完美时机 创业看的是人本身” 针对是否适合现在进入餐饮行业,Daniel给出了他的判断:“没有任何时候是完美的入场时机。当所有人都看好、都想做的时候,反而机会就小了。”他强调,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永远不是“时机”,而是创业者本人。 “你有没有足够的毅力、耐力、知识储备和抗打击能力?有没有靠谱的合伙人?这些才是关键。”他建议,打算进入行业的人应先找到值得信赖的行业前辈请教,不要被短视频或社交媒体上的“开店轻松神话”误导。 如果只能对有意创业的年轻人说一句话,Daniel想说什么? 他答道:“两种人可以现在去创业——有过人意志力的,和有‘钞能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