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工业千亿级产业产值近万亿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991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5.9%,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 在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船舶海工产业受航运市场低迷影响下降明显,总体呈现"9升1降"的发展态势。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前三季度的产值同比增长11.5%、汽车产业同比增长9.6%、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8.8%、食品产业同比增长7.4%、家电产业同比增长5.6%、橡胶产业同比增长5.4%、石化产业同比增长4.2%、机械装备产业同比增长3.9%、服装产业同比增长3.1%,船舶海工产业同比下降3.2%。 另据了解,继今年一季度青岛市工业产业集聚度首次突破60%之后,三季度全市工业集聚区运行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利润总额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50个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6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3%;完成工业产值8289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市增幅0.6个百分点;工业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2.9%,比上年度提高4.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市增幅近5.2个百分点。(林 刚) 二、世界首条石墨烯导静电轮胎生产线启用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导静电轮胎智能化生产线日前在青岛即墨投产运行。据悉,此生产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石墨烯导静电轮胎生产线,标志着石墨烯材料在轮胎行业首次实现了产业化。 这条生产线由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由华高墨烯公司提供高品质石墨烯,由森麒麟公司提供独特的密炼工艺和世界顶尖的工业4.0轮胎制造生产线,双方的研发团队紧密配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石墨烯导静电轮胎的量产化。 据悉,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采用石墨烯与胶质复合改性制备技术,克服了现有的拖曳式汽车防静电技术和装备打火花、易磨短、易脱落、不能可靠导出车体静电等缺点,通过具有导静电功能的轮胎胎面接地,实现全时段、连续、可靠地导出车体静电。 据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已经开始进行批量试制,一期5年计划生产500万条,二期5年计划生产1000万条,主要生产17寸以上的轮胎。(钱 卓)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世界首条石墨烯导静电轮胎智能化生产线 三、特来电推出中国最大汽车充电云平台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特来电")日前对外宣布,由其开发的、中国最大的汽车充电云平台上线运行。 作为"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特来电是国内充电桩行业的领军企业。此次推出的充电云平台,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生态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充电云、运营云、修车租车云、设备云、能量云、调度云、支付云、电商云、政府监管云、互联互通云等十大平台,力图实现设备控制和信息传递、业务运营和管理监控。 据特来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平台具备超强的高并发、海量数据处理及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可以支撑每天多达50TB的充电数据,远高于现在任何一家电商的数据量。更重要的是,该平台基于HSF的基础框架,可以保证水平扩展,支撑更多的充电数据。 发布会上,特来电还与国家电网、兴城、万达飞凡、乐视、吉利等优质产业链资源签约,并且将实现全面战略合作。(王冰洁) 四、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第10000辆新车下线 北汽新能源青岛分公司莱西基地第10000辆车近日成功下线。从去年8月20日生产第一辆车到迎来第10000辆车下线,仅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北汽新能源青岛分公司莱西基地去年7月9日成立,隶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京外第一家分公司,也是未来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该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设计年产能为5万辆,是青岛第一家整车生产并同步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基地,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占地1236亩,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目标年产能15万辆,并具备再扩能10万辆的条件,计划到2020年基地总产能达到30万辆。(陆 波) 第10000辆新能源车下线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