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超去年总量 作为上合示范区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齐鲁号)迎来开通以来的里程碑。记者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获悉,中欧班列(齐鲁号)“上合快线”回程班列于11月1日从白俄罗斯顺利发出,这是上合示范区今年开行的第622列中欧班列,标志着示范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超过去年发运总量。 据悉,本趟班列由62节40英尺标准集装箱组成,满载1600多吨氯化钾货物,由白俄罗斯的卡利4车站发出,预计20天抵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去年,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数量达到621列,完善了亚欧陆路运输网络,大幅提升上合示范区的枢纽节点能力。今年1-10月,中欧班列(齐鲁号)累计开行620列,同比增加36.3%。随着示范区第622列中欧班列开行,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纪录。(锡复春) 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办结海关监管手续的中欧班列集装箱正在吊装发运。陈星华 摄 二、海尔数字科技获批建设国家级“工业大脑” 近日,中国科技部正式下发文件,支持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建设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是青岛首家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此次获批建设的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主要围绕建设技术创新研究、构筑技术和产业生态、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开放创新生态四个任务开展建设,结合工业制造特点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集设备物联、数据处理、算法模型、开发供给、算力服务和应用服务于一体,覆盖工业设计、开发、部署、运行与运维全业务流程,全面助力工业制造实现智能化转型。(耿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