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打造“元宇宙”产业聚集区 随着歌尔丹拿全球总部落户青岛市市南区,目标规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元宇宙产业发展种子基金正式启动,元宇宙产业创新园也宣布开园。 据悉,歌尔丹拿全球总部项目主要产品包括高端汽车音响、智能座舱科技、高端HiFi音响等。旗下拥有丹拿、小鸟等全球知名音频品牌。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设计与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管理、数字内容等。元宇宙产业创新园总占地9.97万平方米,其中,已开工建设的元宇宙产业大厦将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元宇宙相关产业集聚,项目投资及拟入驻企业整体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为了更好助力产业发展,市南区还发布了元宇宙产业发展“20条”政策,包括推动产业集聚、人才引培、场景驱动、创新引领、融资信贷支持等方面,覆盖元宇宙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王 萌) 市民在青岛市数字内容产业创新谷体验VR产品。王 萌 摄 二、青岛前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超20万户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20余万户。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超过202万户,同比增长4.88%。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青岛密集出台纾困惠企政策,促进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01470户,其中新增企业82455户,占比40.93%;新增个体工商户118552户,占比58.84%。值得一提的是,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增量比的进一步提高,对于青岛加速释放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自主创业、个人自谋职业的重要载体,个体工商户担负着“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任;另一方面,个体工商户的蓬勃之态,恰是中小微企业韧性十足的直接体现,更是青岛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注解。(吴 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