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印度为何对中国修路如此恐慌?

2017-8-14 09: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10| 评论: 0

摘要: 自六月十六日印度军队入侵我国洞朗地区至今,已一月有余。当下,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等权威部门已经多次发出严正抗议并要求印军立即撤出中国领土;然而印度方面至今尚无完全撤军的迹象。此次中印对峙的起因,按照印方 ...

   


自六月十六日印度军队入侵我国洞朗地区至今,已一月有余。当下,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等权威部门已经多次发出严正抗议并要求印军立即撤出中国领土;然而印度方面至今尚无完全撤军的迹象。

此次中印对峙的起因,按照印方的说法是中国试图在洞朗地区修筑公路,印军对施工队伍实施拦截,因而进入洞朗地区。而在此前,无论是中印两国都承认的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还是中印建国后的两国外交,印方从来都没有对洞朗地区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提出异议。那么此时,印度为何对中国在自己领土上修路这件事如此敏感、恐惧呢?

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洞朗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前,中国在洞朗地区处于有“有主权无治权”的状态,即中国虽然在法律上享有该地区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中国政府并未对该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与行政治理。如今,倘若解放军在此处修建公路,甚至在未来增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则将使部队具备该地区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从而对印度东北部地区构成巨大威胁。鉴于此,印方严厉威胁不丹不得与中国签订边界条约,同时不顾《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规定,不惜以入境方式阻止中国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视中印地缘政治与战略的对比后就不难发现,即便如印方所担忧的,中国在洞朗地区修建了先进的基础设施,也无法改变洞朗乃至邻近的藏南争议地区距离印度实力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及重要军事据点)近,同时距离中国实力中心远的事实,两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所部署的兵力也相差甚远。可见,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对该地区(军事)力量投放能力严重不足的缺陷,但即便中国把高铁修到了洞朗,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两国在此地的实力对比与地缘格局。那么,印度究竟怕什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两千多年前,崛起的西汉王朝在击败宿敌匈奴时,除了凭借自身在人口、经济、军事及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外,在外交上成功联合西域诸国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有学者从道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匈奴和汉朝对西域迥然不同的战略与经营模式,认为匈奴自身较为孱弱的游牧经济催生出以逐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导向型”对外战略,即以军事征服为手段,通过压迫西域诸国向匈奴进贡来获得所需物资。史书记载匈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就是描述这种“役属”政策的后果。                                

与之相反,汉朝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不仅使其在物质上相对匈奴更加富足和稳定,同时在外交上对西域等外国没有进行经济或人口掠夺的需求或动机。汉朝只是因长年遭受匈奴的欺凌和侵略而催生出“政治/安全导向型”对外战略,即试图在西域寻找政治或军事上的盟友,以达到共同抵御匈奴、保障边境安全之国家核心利益的目的。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西汉对西域诸国采取“赂遗设朝,以义属之”的睦邻友好政策。显然,这相对于匈奴的政治强制与经济掠夺而言,是一种更为平等、仁义的做法,也自然更得人心。

史实证明,当汉朝军事硬实力远不及匈奴时,这种睦邻外交的软实力尚不能发挥显著作用,而在公元前121年汉朝在河西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睦邻政策便迅速在西域地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大批原先(被迫)支持匈奴或持观望态度的小国开始倒向汉朝。此后,汉庭又在河西故地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并移民实边,修筑道路、驿站等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巩固了西域诸国对汉朝的支持度,进一步孤立了匈奴。

反观今日中印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朋友圈,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就是,除了早在1975年就为印度所彻底吞并的锡金国之外,其余五国,不是和印度结有世仇,如巴基斯坦;就是因依赖或惧怕印度而不得不与中国保持一定距离的小国,如不丹和孟加拉国。而他们对中国,要么是“巴铁”,要么是明面不敢却偷偷地想方设法背着印度和中国“暗送秋波”。

以不丹为例,从1950年代开始,其经济、军事便严重依赖印度,外交也接受印度“指导”,成为附庸。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印度的失败,引发不丹对印保护能力的担心;而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又使不丹不得不提防印度的领土野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丹等喜马拉雅山麓国家从王室到议会再到民间,都愿意搭上中国市场的顺风车,不仅得到经济实惠,更通过与中国建交来挣脱随时可能被印度吞并的阴影。早在2012年不丹便准备与中国正式建交,然而印度通过停止对不丹提供家用燃气和柴油补贴等手段使其国内燃料价格翻倍,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吉格梅-廷莱在选举中落败。莫迪上任后,更加紧了对不丹政治的渗透和军队的控制。

对照历史我们就不难明白,此前当中国硬实力较弱时,即便对不丹等国奉行平等、友好的睦邻政策,也难以使其靠拢。而当中国实力上升,尤其是中巴走廊等样板项目起到南门立木的效果后,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杠杆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而这恰恰是奉行强制外交、极力控制邻国、甚至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而对弱小国家实施赤裸裸的领土入侵与吞并的印度所不具备的。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挡不住人心的背向;入侵者的军队再凶悍,也遮不住道义上的羞耻。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