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伊斯坦布尔 - 土耳其第一大城市

2016-1-13 08: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2| 评论: 0

摘要: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伊斯坦布尔除了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前首都之外,还一直是土耳其经济生活 ...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伊斯坦布尔除了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前首都之外,还一直是土耳其经济生活的中心,因为它地处国际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的交界位置。伊斯坦布尔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中心。

是古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全市包括伊斯坦布尔省的39个区。它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分别为欧洲部分(色雷斯)和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而欧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湾分为南部的旧城和北部的新城,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大都市。

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坦布尔曾经是罗马帝国(330–395)、拜占庭帝国(395–1204,1261–1453)、拉丁帝国(1204–1261)、奥斯曼帝国(1453–1922)与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都,至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迁都至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城市简介
伊斯坦布尔[1]​全市面积522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400万(至2007年)。公元前658年始建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地岬上,称拜占庭。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土耳其人作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后,始称伊斯坦布尔,但西方国家仍习称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成为正式名称。现市区已包括海峡中、南段两岸以及与之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城市。1973年筑成跨越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公路桥。有纺织、食品、陶瓷、玻璃、机械、汽车制造、船舶修造等工业。也是重要渔港。有苏里曼尼耶清真寺等名胜古迹。伊斯坦布尔还是一座文化古城,拥有伊斯坦布尔大学、海峡大学等34所大学和高等学府。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南端叫达达尼尔海峡,北端叫博斯普鲁斯(伊斯坦布尔)海峡,总称黑海海峡。此“黄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尔就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南端。从这里出发向北从海上直达黑海沿岸各国;向南接着地中海,从海上可通欧、亚、非三个大陆;站在伊斯坦布尔的高处向西望去,欧洲大陆近在咫尺;向东虽有帕米尔高原阻隔,但2000年间丝绸之路上商贾不断往来。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成为洲际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的古国名都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廷,后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以后,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从那时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土耳其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 伊斯坦布尔不仅地理上横跨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在古代东方博物馆展有苏美尔人的头像、巴比伦人的瓦器、亚述人的浮雕等,这些都是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地区各民族史前时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馆有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其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艺术的杰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关于圣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画,是拜占廷艺术的代表作。在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雕梁画栋、镂金刻银,有许多奥斯曼时期的艺术珍品。在市内西岸旧城区里,历代各帝国时期遗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楼、渡槽随处可见。

伊斯坦布尔在其存在的历史之中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受该市统治者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所影响。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士坦堡这些旧名现时仍然是某些国家活跃使用的名称。除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布尔亦曾被称为“新罗马”或“第二罗马”,因为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 

伊斯坦布尔亦别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因为该市的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 。由于伊斯坦布尔在整个中世纪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丰厚的财富,所以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别名是Vasileousa Polis(“众城市的女王”)。

从10世纪时起,突厥人和阿拉伯人开始称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İstanbul),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στην Πόλη”(stim boli),即“在城里”、“进城去”,此处的“城”即为君士坦丁堡的特称。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伊斯坦布尔”逐渐成为该城的官方名称,与“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并用。而近代居民亦觉得“君士坦丁堡”这名字太长,所以将名称缩减,称为“士坦堡”。土耳其共和国立国后,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语的习惯,在1930年将城市名命为“伊斯坦布尔”。

中文译名方面,大陆官方及回归后港澳地区官方(港澳民间普遍没有跟随官方仍使用伊斯坦堡这译名)以音译为“伊斯坦布尔”,台湾因国语于儿化韵及轻声与大陆普通话之差别(对于r及l不译作尔或儿,而是不发声),译为“伊斯坦堡”。

伊斯坦布尔
于伊斯坦布尔现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红铜时代的人,定居于伊斯坦布尔安那托利亚方向的土丘,当地发现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邻近的卡德柯伊(旧名迦克墩)发现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遗址。早于前667年在墨伽拉国王拜占斯率领下他在海峡欧洲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区殖民之前,迦克墩的摩达角是希腊人城邦墨伽拉在前685年第一个选择殖民的地点。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个古旧的港口城镇“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纪建立,邻近的是“西美斯策拉” ,是老普林尼曾在他历史著作中记述过的一个城镇。伊斯坦布尔现时只有数座属于力高斯时期的城墙和建筑存在,邻近萨拉基里奥角,现时著名的托卡比皇宫位处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时代,其卫城正位于现时托卡比皇宫位处的地方。

拜占庭在奈哲尔与塞维鲁的战争中支持奈哲尔,使拜占庭于196年被罗马帝国军围困,受到极严重的破坏。后来成为皇帝的罗马皇帝塞维鲁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复繁荣,以他儿子的名字一时改称为 Augusta Antonina 。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凭梦中先知的指示让拜占庭城成为帝国新首都的理想选址,但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卓里波里斯战役终于击败了剩下与他共治的最后一位罗马皇帝李锡尼,终结了名存实亡的四帝共治体制,而且当时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底亚(今伊斯坦布尔以东100公里的伊兹密特)亦是较高级的罗马首府城市。六年后的330年,拜占庭(当时更名为新罗马,后来亦称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395年狄奥多西一世逝世后其两个儿子瓜分了罗马帝国,其中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部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作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于欧亚两陆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独特位置令它成为各国间的商业、文化与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发起而夺取耶路撒冷,但十字军却转而攻占君士坦丁堡,该市被洗劫和亵渎。该市随后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十字军希望以这个国家代替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分裂成为数个国家,当中的尼西亚帝国在米哈伊尔八世率领下于1261年重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是希腊文化的传承,并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很多宏伟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圣索非亚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东正教的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现时仍然在伊斯坦布尔法纳尔区的圣乔治大教堂内。

在几个世纪的衰落之后,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兴而强大的帝国包围,最明显的是奥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围城之后进入了君士坦丁堡,该市很快就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拜占庭帝国最后的数十年,君士坦丁堡因与外间隔绝及日益严重的经济破产而衰落,它的人口骤减至三至四万人,市内大片地区无人居住。因此苏丹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复原该市的经济,建立了大型的有盖市集和邀请逃难了的东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虏亦被释放,在城中定居。同时,鲁米利亚和安那托利亚地区的行政首长被下令要运送四千个家庭入城居住,当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犹太人,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多种族社会。苏丹亦与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筑瑰宝,包括托卡比皇宫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宗教遗址亦赋予地方以兴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例如在圣使徒教堂原址与建了法齐赫清真寺),并毗邻学校、医院和公众浴场。

苏莱曼一世的统治是艺术和建筑学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筑师科查·米马尔·希南设计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筑,同时陶艺与书法艺术亦兴旺起来。

伊斯坦布尔
该市于1890年代开始现代化,兴建了大桥、完善的供水系统、铺设电灯和引入了有轨电车与电话。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迁往安卡拉。在共和国早年,君士坦丁堡被以为会成为共和国新的首都。土耳其政府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语的习惯,在1930年正式将城市名命为“伊斯坦布尔”。1950年代伊斯坦布尔的建筑经历了很大的改变,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厂建成。有时有些历史建筑被拆卸以兴建现代宽阔的林荫大道、大街和公众广场。该市一度数目众多和繁盛的希腊社群,当中剩余的希腊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布尔大屠杀后,有很多离开前往希腊。

1970年年代伊斯坦布尔人口开始急速上升,从安那托利亚来的人都涌入伊斯坦布尔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厂在市郊建成。这一阵子的人口增长导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长(有一些质素很差,导致在城中地震发生时造成了伤亡)。很多偏僻的村落被并入城市版图。

今日,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是现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经济中心。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