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看各朝各代放假制度:唐朝做九休一还有77天公假日

2014-10-2 10: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99| 评论: 0

摘要: 眼下,“十一”长假即刻到来,拥堵的高速和人满为患的景区,你是选择出行还是在家?近年来,关于中国公共假期、带薪休假的讨论不断见诸媒体。当下中国的工薪阶层做五休二,还有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姑且 ...

眼下,“十一”长假即刻到来,拥堵的高速和人满为患的景区,你是选择出行还是在家?
近年来,关于中国公共假期、带薪休假的讨论不断见诸媒体。当下中国的工薪阶层做五休二,还有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姑且不论这样的节假日安排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是不是合理,历史地看,唐朝官员也是上班族,他们做九休一,另有77天公假日。“唐朝休假办法”VS.“全国假日办”模式,你更偏爱哪一种?
汉代官员五日一休,唐代则十日一休,称为“旬休”。旬休的意思是每工作九天,第十天休息。此即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中所说“九日驱驰一日闲”的要义。《隋书•礼仪志》说:“后齐制……学生每十日给假,皆以丙日放之。”又说,“隋制……学生皆乙日试书,丙日给假焉”。北齐和隋代规定“丙日”给假,正好配合十进制的干支记日法,便于记忆与施行,一个月也正好有三旬休。唐代应当也和前代一样,曾规定某一日(如“丙”日或“癸”日)为旬休日,但史料中已无从查考。
本文摘自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唐张萱《虢国夫人出游图》
顺此一提,“旬”原指“十日”,但在唐代慢慢演变成了“旬休”的意思,如白居易诗《郡斋旬月假命宴,呈座客,示群寮》所云:“公门日两旬,公假月三旬”。此“三旬”并非“三十日”,而是“三个旬休日”。
在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唐代历日,已有注明“蜜”日(星期日)的,但这种“七曜”制度传自西方,在唐代只用于占卜吉凶,“纯为占星”。它难以和十日制的旬休结合起来。“七曜历”在唐代甚至和天文器物、天文图书等占卜物品一样,被列为民间不得拥有的违禁品。七曜制度一直晚到辛亥革命以后全国行用西历制才通行。
除了旬休,唐代官员还有不少公假日。《唐六典》卷二“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条下小注说:
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节前三日,节后三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节前一日,节后一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假一日。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为两番,各十五日。
依此,唐代官员每年各种节日和节气公假,多达四十七天,若加上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各十五天,则高达七十七日,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作息时间表。除此之外,《唐六典》还规定:
父母在三千里外,三年一给定省假三十五日;五百里,五年一给扫拜假十五日。
这种省亲和扫墓假的实行情况,可见于穆宗朝的一道敕书:
长庆三年(823)正月敕:“寒食扫墓,著在令文,比来妄有妨阻。朕欲   令群下皆遂私诚,自今以后,文武百官,有墓茔域在城外并京畿内者,任往拜扫;但假内往来,不限日数,有因此出城,假开不到者,委御史台勾当。仍自今以后,内外官要觐亲于外州及拜扫,并任准令式年限请假。”
看来这种假期到晚唐仍然存在,而且确实在依令式施行。其他如婚冠、丧葬、病、事故等,也都可以请假。
总结来说,唐人的旬休不如今人的周休多,但节日等假期,则远远多于今人。
宋元明清的放假制度:宋朝就有黄金周 明清春节放假一个月
我国的假日制度始自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汉书·郑当时传》载:“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5日休沐。”《汉书·万石君传》也载:“每5日洗沐归谒亲。”所谓“休沐”或者“洗”,唐《初学记》解释得十分清楚:“休假亦曰休沐。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唐代永徽三年,国事频扰,朝廷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此即古书谓之的“旬休”。
从这记载中可以看出汉朝至隋朝,官员每5日放假1日,谓“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唐、宋时期实行“旬假”制度,即一旬(10天)休息一日。一年36旬,可休36天。与此同时,唐代的规定还包括:父母住在3000里外,每隔3年有30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在500里外,每隔5年有15日的定省假;儿女行婚礼时,有9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近亲行婚礼,则分别为5天、3天、1天的假期;父母亲去世,强迫解官3年,如果是军职,则为100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的授衣假(古时有九月备制寒衣的习俗,叫授衣)。据统计,在唐代一年中共有53个节庆假日,包括皇帝诞辰的3天和释迦牟尼、老子诞辰各1天。
到了宋代,还有分别放假1天、3天、5天或7天的大小节庆。最为重视的就是春节和冬至日,每次都放7天假。据宋《文昌杂录》称,除此之外朝廷还规定: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7日,类似今天的“黄金周”;而天庆节、上元节、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立春、人日、中和节、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分、授衣、重阳、立冬等也都放假,合计法定假日有74天,加上36天旬休日,共110天,与今天的节假日总数非常相似了。
元代认可16个节庆假日。
明清时期,节庆假日一开始甚至比元代还少。政府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实际上,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了。但是在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变化是有了长达大约一个月的春节和冬假。对于整个帝国的官吏而言,要由钦天监为他们选择十二月二十号前后的一天来“封印”。约一个月之后,要宣布来“开印。”冬假可以看做是对丧失常规性假日和节庆假日的一个补偿。

新中国60年放假制度演变过程
“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3000年前,亚里士多德这么说过。按照这个尺度来衡量,中国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无法休闲、不会休闲,到随着休假制度改革,假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会主动“忙里偷闲”。这60年的休假制度变迁背后,伴随的是中国人从新中国初期的革命人,慢慢蜕变成“个人”的过程。
如何过一个思想正确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春节
六七十年代:春节不放假
中国的假期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度性假日,例如周末、劳动节、国庆节;一种是节日性假日,如春节。回忆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休假方式,一位退休老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只记得周末都是“义务劳动日”,哪有什么休闲。
但更“反人性”的国家休假制度安排发生在1967年,并延续到了之后的文革动乱期间。1967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当前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党内一小部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展开全面夺权的关键时刻。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决定1967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无需多言,可国家却号召过“革命化的春节”。何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唯有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却大为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人们过春节更像是一种政治化的走过场。根据媒体采访报道,当时春节的典型场面是这样的:毛主席像下置一张桌,一家人围坐吃饭。饭前,所有家庭成员要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大会的尾声必须要将主题归纳到毛主席说的“一切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伟大教导上。人们春节见面问好,也不说“恭喜发财”之类的传统吉祥话,改说“祝你今年能够见到毛主席”。
过年的气氛,吃是重要一项。当时除了在家里不准大吃大喝外,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还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的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总而言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春节不放假坚持生产,对提高GDP总量或许有所贡献,但在劳动效率上就未必了。天津人王爱英当时在内蒙古做知青,他的经历就颇具代表性。他回忆起那些不放假的春节时说,当时非常寒冷,连屋里的水缸都结了厚厚的冰。他扛着木槌,跟着老乡到地里打坷垃,平整土地,能记半个工分,由于天寒地冻,干一会儿活,大家就都把手缩到袖筒里,哈气跺脚闲聊耗时间。“由此可见,冬闲是有道理的。”
战斗的星期天 疲劳的星期一
八九十年代:忙碌的单休时代
“春节不放假”,惹得天怒人怨,终于随着“四人帮”的倒台结束了。这时的中国人,每年有两个长假,即春节、国庆各放3天,平时为每周日放假。中国人从此进入到单休时代,单休制一直延续到1994年才结束。
由于一周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数在家做煤球,打扫卫生,修理电器、家具,看望老人等等,也没办法休息。
家住广州的施静美如今已经退休了,她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休假日”——自己在家处理家务,丈夫带儿子去附近公园玩耍,如果自己做完家务还有时间,就看看电视或报纸休息一下。
像施女士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因此,单休时代,中国还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只有那些不用被家务所困的男性走在前列,开始能享受到周日的休闲。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之地,娱乐经济相对发展较早。国家一级演员、广州著名粤剧老戏骨钟康祺,当时的周日休闲常规安排是,先去唱卡拉OK,点一首《万水千山总是情》,唱完再去吃大排档、打麻将、看电影。钟康祺的生活,在当时绝对算“很有品质”了,但他仍感到遗憾,毕竟“怎么玩,一周也只有一天”。
由于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上班族很难离开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到外地去,某种程度上,人们其实是被“固定”在土地上。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使得央视台的《正大综艺》成了当时最红火的电视节目,人们通过这个节目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施静美就说,当时上小学的儿子有个同学父母都是老师,每年暑假一家人都出省旅游,儿子便嚷嚷着也要坐火车去旅游,每当这时候,她就特别羡慕那些假期多的人。
没有假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时的“票证制度”也阻挡了中国人在大地上自由行动的步伐。没有票,有钱也买不着东西。普通人出门不仅要自备粮票,还得让单位出具出差证明,没有介绍信、没有粮票,人们可谓是寸步难行。即便出了门,乘坐交通工具也分“三六九等”,普通人只能坐汽车或者火车硬座、硬卧,只有县团级以上干部才能坐软卧,坐飞机更得有介绍信。
总体上,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旅游”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能在全国到处跑的人大多是因公出差的供销员。
周末短途游兴起,许多人有了人生第一次旅游
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效应更加明显,单休将人们困在本地,不能促进消费,不利于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尝试给人民多放假。到了1994年3月,单休制度终于松动,中国开始实行“大小礼拜”,大礼拜即每周休息两天,小礼拜则休一天。当时的制度背景是,国务院特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每周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平均为44个小时。相当于每周工作5天半,于是各地因地制宜变成了“大小礼拜”。
这时的中国人,才开始有了“度周末”的意识,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趁着大礼拜的空隙完成的。宁波的孙女士清晰地记得,当时她到杭州参加培训课程,结束后正好是大礼拜,于是她便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去苏州游玩了一番。
在“大小礼拜”推出后一年,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中国由此开始全面施行“双休制”。人们短途游需求爆发,老导游岳友林回忆,1995年到1999年是他刻骨铭心的5年,“实在太累了,这辈子没这么辛苦过!”因为休息日越来越多,让本地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导游一下子供不应求。
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已经有少部分人开始了“自驾游”。广州的石先生就在1995年夏天买了一辆小捷达,挑了一个双休日,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自驾游”——和家人开车到深圳野生动物园、锦绣中华等景点游玩。“那次我们吃、住、门票全部加起来大概花了1000元,可谓下了‘血本’。”
购物旅游大井喷,中国人中国钱“占领”全世界!
1999年之后:喜大普奔的“黄金周”来了
到了新世纪之交,中国人终于迎来了“喜大普奔”的7天长假。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从当年国庆起开始执行。“黄金周”出台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实际造成的火爆效果远超预期。
也许是幸福来得有点突然,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国庆节,全国放假7天时,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广州的曾琳说:“第一次放长假,我还有点懵,不知道这么多天该做些什么。后来那7天基本是在看电视、逛街中度过的,到最后竟然觉得有些无聊了。”到了第二年,曾琳早早做好计划,与家人去了一趟厦门,却发现照片里清新秀丽的鼓浪屿到处都是人,每张照片都是人头攒动,一样觉得很无聊。
出境游也同样火爆,中国人似乎已经“包围”了全世界的著名景点。近到东南亚,远到欧美,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到处都是中国人!”是中国人“黄金周”出境游的普遍感受。埃菲尔铁塔、大本钟、叹息桥……世界著名地标景点下,有留影的中国人;巴黎、伦敦、米兰的精品店里,也挤满了购物的中国人。由于境外接待的中国餐馆有限,赶上吃团餐时,一些团体甚至要等2个小时才能吃上饭。不止是“黄金周”,对于年轻夫妇来说,利用15天的婚假出境游已成为度蜜月的常规选项。
“黄金周”带来的消费热潮,导游感受最深。金牌导游陈良波表示:“那时候一个导游自己带团20多天是很正常的。”他的最高纪录则是1个月里出团28天,他说长假期让人的旅行欲望太强烈了。
另一方面,长假制度对旅游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在山东泰安,41岁的常恩通在泰山脚下的高王寺村开起了农家菜馆,“一年算下来能挣个10多万呢”。2006年从泰安一家企业下岗后,他便租了村民果园中的一个小院,在院里种果树、养花、养鸡,还挖了一个小鱼塘。每到周末、假期,不少游客就带着老人和孩子到他的小院里来享受休闲生活,在凉棚和藤架下打牌、尝鲜果、品山味。
宅,网购,自驾游,陪父母,中国人开始追求“慢生活”
2008年至今:传统节日变成小长假
“黄金周”带动经济,释放人们出游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路上堵,景点堵,吃饭堵,住宿堵,黑心商户……诸如此类的新闻,人们都已见怪不怪,还把“黄金周”戏称为“黄金粥”。另一方面,民间要求重视中国传统节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终于,到2007年12月7日,中国的休假制度再一次发生变革。
国务院通过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以往的3个7天长假模式变成“2+5”模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具体来说,即保留国庆和春节两个“黄金周”,全年有5个3天的小长假,分别是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全年节日总放假天数由原来的10天增至11天,加上双休日,人们全年的假日时间达115天,一年中有近1/3的休假期。
这一调整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清明祭祖、中秋团圆的3天小长假,对增进亲情交流,恢复民族传统等都功莫大焉。在2008年清明小长假之前,合肥某销售公司高管李真一直有件遗憾的事情——已经连续两年的清明节没到老家的祖坟上去祭扫了。从大学毕业到合肥工作10年多来,李真一直坚持在清明节时回家去祭扫。如果清明节不在双休日,他就会在清明节之前的那一个双休日回乡祭扫。但在李真看来,不能在清明节当天祭祖,始终有点不严肃。李真说:“清明节有3天假期后,不仅可以回去,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像李真一样,享受亲情,成了不少人小长假的主题。中秋小长假尤为明显,近年流行社交媒体,一到中秋节,微博上便充满了“晒月亮”的人。
另据旅行社业内人士介绍,3天小长假,加上国家推出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刺激政策,短途的自驾游近年也愈加火爆,与此同时,由于“带薪年假”开始受到重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那种传统的“黄金周”出行模式也正在被人们抛弃,泡吧、泡咖啡馆、看碟、网购、卡拉OK、健身,甚至是睡懒觉……人们休闲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在外企工作的小汤就不喜欢挤在“黄金周”出游,她会提前搜集本城各种展览信息,然后在长假期间好好逛一下。
休闲多元化的背后,是近年来“慢生活”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更多的人开始把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当作人生理念,讲究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把休闲减压的需求融入到平时的周末当中。拍拍照片,逛逛小店,学习烘焙,找一条古老的巷子去散步,一杯茶,一杯咖啡,一桌饭,哪怕只是发发呆……都能收获满满的正能量。正如小汤说的那样,“休假并不是一定要去旅游,去消费的,只要身心放松了,休假的目的就达到了。”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