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立即注册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关闭

官方新闻APP发布!

手机客户端
亲,只会在电脑上看新闻?赶紧下载我们官方手机APP【墨尔本头条】,每天五条权威信息,身边事,天下事,一手掌握。

查看 »

 

澳人青睐自产品牌 低价背后有无猫腻

2025-5-20 23:4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21| 评论: 0

摘要: 自产品牌曾一度背负污名 尽管自产品牌曾一度背负“廉价低质”的污名,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在每周采购食品杂货时,开始倾向于选择自产品牌商品。那么,这些商品为何如此便宜?消费者和超市又为何能从中受益呢 ...

自产品牌曾一度背负污名

尽管自产品牌曾一度背负“廉价低质”的污名,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在每周采购食品杂货时,开始倾向于选择自产品牌商品。那么,这些商品为何如此便宜?消费者和超市又为何能从中受益呢。

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食品杂货价格持续上涨,澳大利亚人正绞尽脑汁地寻找节省开支的方法。

而重新涉足曾一度被视为“廉价低质”的自产品牌商品领域,似乎成了消费者的一个选择。

超市巨头Coles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顾客会选择购买更多自产品牌商品,以节省结账时的开支。但究竟什么是自产品牌商品?低价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自产品牌商品究竟有何特别?

自产品牌食品杂货,即超市自有品牌商品,是专为超市生产并以超市品牌销售的商品。

WoolworthsColesAldi零售商处,这些商品并非由超市自行生产,而是由第三方生产商负责制造。

在某些情况下,同一家工厂可能同时生产一种知名品牌的罐装番茄和超市的自产品牌罐装番茄。

“这并不意味着自产品牌商品与知名品牌商品完全相同,只是说明它们在同一工厂生产,”金融比较网站Finder的媒体发言人莎拉·梅金森在接受SBS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某些情况下,自产品牌商品与知名品牌商品几乎难以区分;而在其他情况下,它们的口感或功效则可能大相径庭。”

 

自产品牌商品为何价格亲民?

自产品牌商品之所以价格低于知名品牌商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梅金森指出,自产品牌商品的包装成本较低,供应链中间商的利润空间较小或没有利润,且有时原料或配方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最大的优势在于,自产品牌商品在营销上的投入极少。

“知名品牌不仅需要在产品开发和全球营销上投入巨额资金,还需要向伍尔沃斯等零售商支付高额费用,以确保其商品能在最佳位置展示,”梅金森说。

“而自产品牌商品则无需在这方面投入,它们通常被摆放在超市货架的底层,远离那些价格高昂的同类商品。”“自产品牌商品几乎总是比知名品牌商品便宜,当预算紧张时,如果它们能在口感(或清洁产品的性能)上满足需求,那么它们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比较俱乐部研究主管凯特·布朗表示,澳大利亚的自产品牌质量上乘,值得信赖。不过,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产品牌商品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例如,自产品牌的意大利面酱可能只含有番茄,而知名品牌则可能添加了罗勒、大蒜等其他调味料。

此外,价格差异还可能体现在一些附加功能上,比如罐装番茄是否配备了易拉盖。

 

自产品牌商品质量如何?

据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CHOICE的测试结果,自产品牌商品的质量往往超出预期,甚至优于一些价格更高的知名品牌商品。

“我们在多个商品类别中都发现了这一现象,包括茶包、咖啡、冰淇淋、洗碗机洗涤剂、卫生纸等,”CHOICE的一位专家在接受SBS新闻采访时表示。“例如,在我们最近的一次茶包测试中,奥乐齐的Just Organic红茶在32个茶包品牌中脱颖而出,得分最高。每袋仅需6澳分,不仅价格亲民,口感也优于立顿(Lipton)、川宁(Twinings)、泰特莱(Tetley)和T2等知名品牌。”

 

自产品牌商品对超市有何益处?

对于超市而言,自产品牌商品不仅是购物者的预算友好型选择,更是提升利润的重要途径。

“超市之所以青睐自产品牌商品,是因为它们拥有这些品牌的所有权,”布朗解释道。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澳大利亚超市的零售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十年或十二年前,知名品牌商品占据主导地位。而现在,超市自有品牌商品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布朗进一步指出,当超市与知名品牌商品合作时,需要管理外部零售商和供应商,这无疑会增加成本。而自产品牌商品则省去了这些环节,使超市能够保留更多利润。

尽管这可能导致消费者的选择减少,但往往能带来更实惠的价格和超市对商品更强的控制力。

 

食品杂货价格上涨 预算压力增大

在生活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人的购物车正悄然发生变化。CHOICE 1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家庭对食品和杂货的价格表示担忧。

“由于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更便宜的商品以节省开支,”CHOICE表示。

Finder 1月份对101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也发现,39%的消费者因经济压力而转向更便宜的品牌。

同样,比较俱乐部的研究也表明,80%的澳大利亚人正经历着高或极高的账单压力,其中一半人正在削减食品和燃料等必需品的开支。

“我们观察到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令人担忧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甚至开始依赖‘先买后付’服务来购买食品杂货,”布朗说。

“但我们也注意到,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他们更加注重商品的性价比,而非仅仅追求品牌知名度。”

她还表示,如今消费者在前往大型超市之前,会先在多家商店进行比价购物,以节省开支。“他们正在寻找最划算的交易,并愿意尝试新的品牌。”

一度被视为“廉价低质”的自产品牌商品,如今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常备之选。而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自产品牌商品的污名也正在逐渐消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确实看到了自产品牌商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朗感慨道。

“过去,自产品牌商品曾一度背负污名;而现在,它们已成为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且实惠的选择。”

 

Aldi如何改变澳洲超市行业

20年前,也就是2001125日,一家几乎无人知晓的德国连锁超市在澳大利亚悄悄开设了两家超市店面。

这两家超市店面不大,一家位于悉尼内西区Marrickville,另一家则位于西南远郊,靠近Bankstown Airport。这两家超市店面大约只有一般主流超市的四分之一。每家超市上架的货品只有900种,其中90%是无名品牌。

购物者必须自己携带购物袋,并自行打包自己购买的商品。要使用手推车,还要投一个“金币”(面值一澳元或两澳元的硬币)。当时这两家Aldi超市并未试图通过“忠诚”奖励或其他噱头来吸引消费者。

当时,没有多少澳大利亚超市高管会认为Aldi能成为成功的典范。他们无法想象Aldi会对澳大利亚零售业和人们的购物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Aldi的历史始于1913年,当时安娜·阿尔布雷希特于1913年在德国西部的Essen开设了一家小杂货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的两个儿子卡尔(Karl)和西奥(Theo)接手了这个生意。德国战败民不聊生,卡尔和西奥将精力集中在降低成本和价格之上。他们的策略之一就是只出售最受人欢迎的商品并且避免容易腐烂变质的商品。

1940年代末,他们已经拥有十几家商店,到了1950年代末,已拥有300多家超市。

兄弟两人在1961年(到底是哪一年,人们有不同的说法)采用了Aldi这个名字,即Albrecht(阿尔布雷希特,两兄弟的姓) Diskont,打折店的意思)的前两个音节组合。

大约在同一时间,两兄弟在是否出售香烟方面存在着重大分歧。 他们通过将业务划分为两个地理实体来解决这一问题:西奥(主张销售香烟)经营的是Aldi Nord。卡尔则经营Aldi Süd。 这一分家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的,两人共同管理两个分支。

1960年代后期开始,Aldi开始收购欧洲杂货连锁超市Hofer(霍夫),从而开始在欧洲扩展业务。Aldi1976年在爱荷华城(Iowa City)开设了在美国的第一家超市,并于1990年在伯明翰开设了在英国的第一家超市。

因此,当20年前Aldi在澳大利亚开设第一家超市时,它已经是一家蓬勃发展的跨国企业了。现在,Aldi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拥有一万多家超市。

来到澳大利亚后,Aldi在食品杂货零售市场抓住了一个空白领域。

现已停业的超市Franklins Bi-Lo 曾主导过“打折食品”模式。然而,到了1990年代后期,这些连锁店尝试提升档次,结果搞垮了其“经济实惠”的模式。事实证明那是灾难性的。Franklins陷入绝境。Coles2006年放弃了Bi-Lo品牌。

Aldi迅速扩张。到了2003年中,它在新州开了38家店,在维州开了六家。到了2011年,Aldi拥有251家连锁超市。2013年初,它已拥有超过280家,并扩展到首都堪培拉。

2013年底,Aldi已超过IGA集团,成为澳大利亚超市领域的第三大巨头,占据所有杂货类商品收入的10.3%(Coles33.5%,Woolworths39%)。Aldi2016年在南澳州和西澳州也开设了第一家超市。

据罗伊·摩根的最新数据显示,Aldi现在在澳大利亚1100亿澳元的食品和杂货业中拥有500多家超市和12.4%的份额。

2020年,Aldi被消费者评论网站Canstar Blue十年内第七次评为澳大利亚最佳超市,并被Roy Morgan评为仅次于五金连锁店Bunnings的第二受信赖品牌。

Aldi的做法影响了其他超市的经营方式。尤其是,它迫使竞争对手增加自己的“自有品牌”产品,引入“幻影品牌”(phantom brands),并不断推出“特卖”商品系列。

 

自有和幻影品牌

2004年,自有品牌约占ColesWoolworths架上商品的9%。到了2019年,自有品牌占了Coles销售额的30%。显然,由于Aldi的到来及其业务扩张所带来的压力,Woolworths扩大了自有品牌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Aldi不出售“ALDI”品牌的产品,却出售幻影品牌产品,例如Belmont牌冰淇淋,“Radiance”牌清洁产品和Lacura)牌护肤品。这些品牌的出现旨在消除消费者对超市自有品牌商品质量较低的看法。2016年,Woolworths推出了自己的幻影品牌系列。Coles2020年紧随其后,推出了包括“Wild Tides”牌金枪鱼和“KOI”牌洗浴用品在内的新自家品牌。

收藏 邀请
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wanmeiff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97yun友情插件推广,完美枫枫vcpi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