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2000万人次进出青岛空港 2010年,青岛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15年则达到1820万人次,货邮20.8万吨,飞行架次15.46万架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4%、10.4%和4.9%。今年,青岛机场深入实施国际化航线网络战略,加大洲际航线开发力度,目前已开通法兰克福、旧金山、墨尔本三条洲际直航航线,12月30日将实现青岛至温哥华的直航运营,全面实现青岛与欧美澳地区的直航对接。据了解,今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2000万人次。下一步,将以建设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和“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为目标,推进新机场建设和流亭机场改造,提高通关能力和空管保障水平,打造空中走廊,吸引基地航空公司运力,积极开通洲际航线、全货机航线,增加客货运吞吐量。(周建亮) 二、Thinkers50在海尔设立中国首个研究基地 全球首个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50的联合创始人——《管理百年》作者斯图尔特•克雷纳近日在青岛宣布,将选取海尔作为Thinkers50在中国的首个研究基地,并将在青岛建设Thinkers50思想实验室(中国)。当天,海尔集团与Thinkers50签约启动Thinkers50思想实验室(中国)暨海尔商业模式研究基地。 被誉为“商业思想界的奥斯卡”的Thinkers50创立于2001年,两年评选一次,致力于发现、排名和分享最佳管理思想。此前Thinkers50更多的是聚焦西方企业,近年来海尔在创建互联网企业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人单合一”模式受到高度关注并被充分认可。2015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被授予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企业家。 斯图尔特•克雷纳表示,将首个中国实验室选址青岛,是“希望位于青岛的基地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海尔在管理方面的非凡创新,以及中国在21世纪的管理和领导方法”。(杨光) 三、青岛清洁燃料废气处理方案亮相绿博会 在日期举行的第七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简称“绿博会”)上,清洁燃料、废气处理、生态肥料、环保科技、“互联网+”环保云等环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纷纷亮相。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以燃料为切口进军环保产业是很多企业的选择。展会上,一家青岛企业展出了一种清洁燃料——水煤浆,以65%左右的煤与工业、生活废水及相关添加剂通过物理加工,形成一种清洁、高效、可清洁输送的煤基流体燃料。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煤浆将传统煤炭经过洗选,可脱硫30%—40%,有效保证了燃料的清洁。同时,企业弱碱性污水可用于制造水煤浆,又能达到“以废制废”的环保效果。 绿博会上展出的小型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利用微生物降解原理,对生活污水进行截流、吸附和分解,最终实现对污水完全净化并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因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出水可回收等显著特点,吸引了众多参展商问询。工作人员说: “利用此环保卫生间,一年可至少减少污染36万吨清洁水。与普通公厕相比,一年可节水1000多吨,可节约水费4000多元,节约清运处理费用6000多元。”据悉,青岛奥帆基地和世园会的环保卫生间就使用了该技术,目前在崂山区、城阳区、平度市等开展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也与该技术设备紧密相关。(刘萍) 绿博会上,参会者就一款防渗透产品与厂家研发人员深入交流 绿博会上,活性炭纤维吸附设备展示模型引起参观者兴趣。 傅学军 摄 四、农产品“国字号”的青岛家族 日前在昆明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平度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马家沟”牌芹菜和莱西东生集团的“汇生园”牌花生被组委会评为第十四届中国农交会金奖产品。除了马家沟芹菜和莱西大花生,“色泽鲜艳、皮薄肉嫩”的大泽山葡萄、“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的胶州大白菜、“叶肥味厚”的崂山茶,这些青岛市民耳熟能详的青岛特色农产品,都有一个响亮的“国”字名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周伟) 开心的大白菜农户 种植户在收获白菜。 陆 波 摄 |